极目新闻通讯员张素华汪峥
4个月时间腰围减少10厘米,成功减重18斤,身体运动能力还得到了提升。近日,武汉市第三医院疼痛康复科的康复治疗师程惠芳,用自身的变化,证明了科学减肥的良好效果。
此前,因为工作忙碌,程惠芳体重一度突破130斤,“作为康复师,如果自己都不健康,怎么帮助患者康复?”抱着试一试的心态,程惠芳与科室同事骆小娟合作,将穴位埋线与运动训练相融合,为自己制定了一套中西医结合减重方案。
2025年2月,骆小娟为程惠芳开展了第一次埋线治疗。根据体质和减重需求,骆小娟选取调节脾胃功能、促进代谢的关键穴位,将可吸收线体埋入穴位。“穴位埋线能够温和调节内分泌和植物神经系统,抑制异常旺盛的食欲,加速脂肪分解,改善机体代谢环境。”
骆小娟为程惠芳进行穴位埋线(通讯员汪峥摄)
与此同时,身为康复治疗师的程惠芳,为自己设计了一套“快乐”训练方案:每周有氧运动3次,如跳操、乒乓球等,每次50分钟以上;力量训练2次,如哑铃、壶铃等力量训练。每次训练后,还会进行柔韧性练习,提升关节活动度,防止运动损伤。
最终,经过10次埋线和约4个月的运动康复训练,截至6月中旬,程惠芳体重已减轻18斤,腰围缩减10厘米,体脂率降低了10%,内脏脂肪等级下降5个数级,BMI值从偏高区间降入标准区间。
“减重初期是痛苦的,所以一定要选择自己喜欢且耐受的运动。”在程惠芳看来,坚持和不贪多,是自己减重成功的关键。“跳操和乒乓球都是我自己喜欢的运动,所以能一直坚持,让心肺功能逐步提升,慢慢提升运动量,身体的接受度会更高,也更有利于长期坚持。”
此外,程惠芳还与同事建立打卡监督群,每日在群里打卡,公布并记录每日摄入能量指数及饮水数量,用科学的数据指导减重进程。
“穴位埋线帮忙管住嘴、促进代谢,而运动则是迈开腿。”骆小娟认为,埋线是调理身体机能,在催代谢的同时,让减重人更好地控制“吃”与“不吃”;“快乐无痛”科学训练,则让减重的效率更高,达到事半功倍之效。
同时,骆小娟还提醒,减重切勿盲目追求速度,快速降体重易引发代谢损伤、营养不良甚至器官损伤,且极易反弹。应以均衡营养、健康运动为基础,循序渐进(每周减一到两斤为宜),重在培养可持续的健康生活习惯。
配资天眼-广东股票配资开户-石家庄股票配资网-云南配资公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