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谢谢姐,那我先去洗澡了。"24岁的陈阳在视频里匆匆说道。
"好,早点休息。"29岁的陈慧对着电脑屏幕挥挥手,准备关闭视频通话。
她刚才又给弟弟转了1500元,说是参加学术会议的费用。这已经是这个月第三次转钱了,加起来有4500元,正好是她一个月的工资。
陈慧正要关电脑时,突然听到了弟弟房间里传来的声音。她愣了一下,这才发现由于操作失误,麦克风还在工作状态。
"刚才又问你姐姐要钱了?"一个女孩的声音传来,那是陈阳的女友李欣。
"嗯,1500块,参加会议用。"陈阳随口回答。
陈慧本想立刻关掉电脑,但李欣接下来的话让她停下了动作:"阳阳,我觉得你应该了解一下你姐姐的真实生活。"
"什么意思?"陈阳不解地问。
陈慧屏住呼吸,心跳开始加速。这个只见过一面的女孩要说什么?她为什么要停下来偷听?
接下来的对话,将彻底改变这个为弟弟付出了7年青春的女人的人生...
故事要从5年前说起。
2019年夏天,豫北农村的蝉鸣声特别响亮。陈慧坐在家里的小院子里,手里拿着弟弟陈阳的大学录取通知书。
"省城理工大学,计算机专业。"陈慧反复看着那几个字,眼中既有骄傲,又有忧虑。
陈阳是全村第一个考上重点大学的孩子,这让陈家在村里很有面子。但随之而来的学费和生活费,对这个农村家庭来说却是天文数字。
"慧慧,要不让阳阳放弃吧,咱家实在供不起。"母亲坐在旁边,眼中含着泪水,"一年光学费就要1万多,还有生活费,住宿费..."
"不行!"陈慧坚决地打断母亲的话,"阳阳这么聪明,好不容易考上好大学,不能因为钱耽误了他的前途。"
父亲从地里干活回来,听到母女俩的对话,重重地叹了口气:"可是咱家哪来那么多钱?我和你妈年纪大了,种地也赚不了几个钱。"
"我来想办法。"陈慧握紧了录取通知书,"我是他姐姐,我有义务帮助他。"
陈慧比弟弟大5岁,从小就扮演着小妈妈的角色。
陈阳出生时,她已经懂事了,经常帮忙照顾弟弟。
上学后,她的成绩一直很好,但为了省钱,高考时她放弃了外地的好大学,选择了本地的师范学院。
毕业后,陈慧成了河东市第三小学的语文老师,月薪4500元。在当地,这已经算是不错的收入了。
"姐,我不去了,出去打工赚钱。"陈阳看着家人为他发愁,主动提出放弃。
"胡说什么呢?"陈慧拍了拍弟弟的肩膀,"你就好好读书,钱的事情交给姐姐。"
第二天,陈慧就去银行办理了转账业务,给陈阳转了第一笔学费——1.2万元。这是她工作两年多攒下的全部积蓄。
"姐,这钱..."陈阳拿着银行卡,眼中含着泪水。
"拿着,去学校报到。"陈慧笑着说,"记住,一定要好好学习,不能辜负这个机会。"
送走了弟弟,陈慧开始了她长达5年的"苦行僧"生活。
为了给弟弟提供足够的生活费,陈慧在学校附近租了一间只有12平米的小房子。房间里除了一张床、一张桌子、一个衣柜,再没有别的家具。
每个月4500元的工资,陈慧要给弟弟转2500元,给父母500元,自己只留1500元。这1500元要支付房租800元,剩下的700元要解决吃饭、交通、日用品等所有开销。
为了省钱,陈慧几乎不在外面吃饭。
每天早上,她用电饭锅煮一锅白粥,配点咸菜就是早餐。中午在学校食堂吃最便宜的菜,经常就是白米饭配个青菜,一顿饭不超过8块钱。
晚上回到出租屋,她会煮点面条或者蒸个红薯,简单对付一餐。
"慧慧,你怎么又瘦了?"同事张老师看着陈慧心疼地说,"你这样下去身体会垮的。"
"没事,可能是天气热,胃口不好。"陈慧总是这样回答,从不提自己的困难。
衣服更是能省就省。陈慧的衣柜里只有几件最基本的衣服,都是在打折时买的便宜货。同事们聚餐、逛街,她总是找借口不参加,因为她知道自己消费不起。
最难熬的是冬天。为了省电费,陈慧舍不得开空调,晚上就靠一床厚被子取暖。有时候冷得睡不着,她就起来做家教的备课工作,一边工作一边取暖。
是的,为了给弟弟更多支持,陈慧还做起了家教。每个周末和工作日晚上,她都在给学生补课。一个月能多赚1000多元,全部寄给了弟弟。
"姐,你别太累了。"陈阳在电话里偶尔会关心一句。
"不累,姐姐身体好着呢。"陈慧总是报喜不报忧,"你在学校怎么样?学习跟得上吗?"
"挺好的,老师同学都很不错。"陈阳在电话里兴奋地说着学校里的见闻。
听着弟弟开心的声音,陈慧觉得自己的付出是值得的。
四年大学时光匆匆过去,陈慧一共给弟弟转了15万元。这个数字对一个月薪4500的小学老师来说,意味着她几乎没有任何积蓄,也没有为自己的未来做任何打算。
2023年春天,陈阳打来电话,告诉姐姐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。
"姐,我考上研究生了!"陈阳在电话里兴奋地说。
"真的吗?太好了!"陈慧激动得差点哭出来,"我就知道我弟弟最棒!"
"但是...还要读两年,费用比大学更高。"陈阳的语气变得有些不好意思。
陈慧的心一沉,但她很快调整了情绪:"没关系,姐姐支持你继续读书。读到博士都行!"
"姐,我知道这样很为难你..."陈阳的声音有些哽咽。
"别想那么多,好好读书就行。"陈慧安慰弟弟,"等你毕业了找到好工作,姐姐就轻松了。"
进入研究生阶段,陈阳的开销确实大幅增加。不仅有更高的学费,还要买高配置的电脑做研究,参加各种学术会议,和导师同学的聚餐也增多了。
陈慧把每月给弟弟的钱增加到了3000元,自己的生活更加拮据了。
"姐,我需要买个新电脑,做项目用。"一天,陈阳在视频里说。
"多少钱?"陈慧问。
"8000左右,配置要高一点,不然跑不动程序。"陈阳详细解释着电脑的用途。
陈慧看了看自己的银行卡余额,只有3000多元。但她毫不犹豫地说:"行,姐姐给你转钱。"
为了凑够这8000元,陈慧把自己仅有的积蓄全部拿出来,还向同事张老师借了2000元。
"慧慧,你这样下去真的不行。"张老师一边借钱给她,一边劝道,"你也要为自己考虑考虑,年纪不小了,该考虑个人问题了。"
"等阳阳毕业了再说。"陈慧总是这样推脱。
实际上,这些年来确实有几个不错的男同事对陈慧有好感,但她都礼貌地拒绝了。她觉得自己现在的经济状况根本没法谈恋爱,更别说结婚了。
"我现在连自己都养不好,怎么能拖累别人?"陈慧这样安慰自己。
陈阳在学校里过得很不错。有了姐姐的经济支持,他不用为生活费发愁,可以专心学习。他的成绩一直很优秀,还参加了几个重要的科研项目。
在同学眼中,陈阳是个很慷慨的人。他经常请同学吃饭,看电影,还会主动帮助有困难的同学。大家都觉得他家境不错,对他的印象很好。
"阳阳,你家里是做什么的?"室友好奇地问。
"我爸妈是农民,我姐姐是老师。"陈阳如实回答。
"你姐姐人真好,这么支持你读书。"室友羡慕地说。
"是啊,我姐姐最好了。"陈阳笑着说,但语气中缺少真正的感激。
在陈阳心里,姐姐的支持是理所当然的。他从小就习惯了姐姐的照顾,觉得姐姐为他付出是天经地义的事情。
2024年春天,陈阳的生活发生了一个重大变化——他交了女朋友。
李欣是同校的研一学生,学文学专业,比陈阳小一岁。她出生在省城的一个中产家庭,父亲是公务员,母亲是医生,生活条件不错。
"姐,我交女朋友了!"陈阳兴奋地在视频里向姐姐报喜。
"真的吗?是什么样的女孩?"陈慧放下手中的作业本,专心听弟弟说话。
"很漂亮,也很聪明。她叫李欣,学文学的。"陈阳说着把李欣拉到镜头前。
"姐姐好,我是李欣。"李欣有些羞涩地向陈慧打招呼。
陈慧仔细打量着这个女孩。李欣长得确实很漂亮,皮肤白皙,五官精致,说话的语气也很温和。更重要的是,她看向陈阳的眼神中有真诚的喜欢。
"你好欣欣,欢迎你成为我们家的一员。"陈慧温和地说,"你们要好好相处,有什么事情可以给姐姐打电话。"
"谢谢姐姐。"李欣礼貌地回答。
看着弟弟幸福的样子,陈慧心里很欣慰。她一直担心弟弟太过专注学习,不懂得与人交往。现在他能找到一个这么好的女朋友,说明他的情商也在成长。
有了女朋友后,陈阳的开销又增加了。情人节要送礼物,平时约会要花钱,偶尔还要请女朋友吃个好的。
"姐,能不能再多给我点钱?"陈阳在电话里有些不好意思地说。
"怎么了?3000不够用吗?"陈慧关心地问。
"就是...谈恋爱了,花销大一点。"陈阳解释。
"那是应该的,男孩子要照顾女朋友。"陈慧完全理解,"姐姐再给你转1000。"
为了多给弟弟这1000元,陈慧又增加了家教的课时。原本她周末只工作半天,现在变成了全天。连着几个周末高强度工作下来,她的嗓子都哑了。
李欣起初对陈阳的印象很好。他学习认真,对人友善,还很有上进心。但相处时间长了,她开始注意到一些问题。
陈阳花钱确实比较大手大脚。请同学吃饭时,他总是抢着买单;买东西时,他也不太看价格,只要喜欢就买。
这让李欣感到困惑。她知道陈阳家是农村的,父母都是农民,按理说不应该这么富裕。
"阳阳,你家里经济条件怎么样?"李欣有一次直接问道。
"还行吧,我姐姐工作了,能支持我。"陈阳随口回答,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的分量。
"你姐姐做什么工作?"李欣继续追问。
"小学老师。"陈阳说。
李欣心里暗自计算了一下。她知道小学老师的工资不高,即使在省城也就5000多,在地级市可能更少。
一个小学老师的工资,真的能支撑陈阳这样的消费水平吗?
但她没有深究,觉得可能陈阳家里还有其他收入来源。
直到有一次,李欣亲眼目睹了陈阳和姐姐的一次通话。
那天陈阳请一群同学去KTV庆祝课题通过,花了800多元。回到宿舍后,他立刻给姐姐打电话。
"姐,我这个月钱有点紧,能不能再转点?"陈阳在电话里说。
"又没钱了?这才月中啊。"陈慧在电话里有些担心。
"就是和同学聚了几次,花了点钱。"陈阳轻描淡写地解释。
"那行,我再给你转500。"陈慧毫不犹豫地答应了。
李欣在旁边听得一清二楚,心里开始有些不舒服。陈阳总是这样轻易地向姐姐要钱,而且语气中没有任何愧疚,就像在要自己的零花钱一样。
"你经常这样问你姐姐要钱吗?"李欣忍不住问道。
"也不算经常,就是偶尔不够用的时候。"陈阳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,"她是我姐姐,帮助我是应该的。"
这句话让李欣更加不舒服。什么叫"应该的"?即使是亲姐姐,也没有义务无限制地提供经济支持啊。
从那以后,李欣开始留意陈阳和姐姐的互动。她发现了一个令她不安的事实:陈阳确实很依赖姐姐,不仅是经济上的,连一些生活上的小事也要咨询姐姐的意见。
更让她失望的是,陈阳对姐姐的关心明显不够。每次视频通话,陈阳总是说自己的事情,汇报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情况,很少主动问姐姐过得怎么样。
"你有没有关心过你姐姐的生活?"李欣有一次直接问陈阳。
"她一个老师,生活挺稳定的,有什么好担心的?"陈阳的回答让李欣很失望。
作为一个被父母宠爱长大的独生女,李欣其实也算不上特别懂事。但她的家庭教育让她明白,接受别人的帮助要懂得感恩,而不是把别人的付出当成理所当然。
她开始暗暗观察陈阳的消费习惯,想要了解他到底花了多少姐姐的钱。
11月的一个晚上,陈阳和陈慧进行了例行的视频通话。
"姐,我下个月要参加一个重要的学术会议,需要交会议费。"陈阳在视频里说。
"多少钱?"陈慧放下手中的试卷,专心和弟弟说话。
"1500元。这个会议很重要,对我的研究有帮助。"陈阳解释道。
陈慧心里算了一下,这个月她已经给弟弟转了3500元,再加上1500元就是5000元,比她的工资还多。但她还是点点头:"好,明天给你转。"
"谢谢姐,你真是世界上最好的姐姐。"陈阳开心地说。
"别说这些肉麻的话。"陈慧笑了笑,"早点休息,不要熬夜。"
"好的,那我先去洗澡了。"陈阳挥挥手。
"嗯,拜拜。"陈慧也挥了挥手。
视频通话的界面关闭了,陈慧正准备合上笔记本电脑。
她今天批改作业到很晚,已经很累了,想早点睡觉。
但就在她要关电脑的时候,突然听到了声音从电脑里传出来。
她愣了一下,这才发现由于操作失误,麦克风还在工作状态,能够接收到陈阳那边的声音。
"刚才又问你姐姐要钱了?"李欣的声音传来。
陈慧的手停在了电脑上。她应该立刻关掉电脑,不应该偷听弟弟的私人谈话。但不知道为什么,她没有动。
"嗯,1500块,参加会议用。"陈阳随口回答。
"阳阳,我觉得你应该了解一下你姐姐的真实生活。"李欣的语气很认真。
"什么意思?"陈阳不解地问。
陈慧屏住呼吸,心跳开始加速。她有种预感,接下来的对话会很重要。
"你知道她每个月给你多少钱吗?"李欣问。
"3000多吧,有时候会多给一点。"陈阳回答。
"那你知道她的工资多少吗?"李欣继续问。
"应该不少吧,老师的工资还可以。"陈阳的语气很随意。
"我专门查过了,你们河东市的小学老师,月薪最多也就4500左右。"
李欣的声音变得严肃,"也就是说,你姐姐把她大部分的工资都给你了。"
陈阳愣了一下:"不会吧?她从来没说过钱紧张。"
"而且我通过你的同学了解到,她住在一个很小很旧的出租屋里,平时吃得很简单,衣服也都是很便宜的。"
李欣继续说,"阳阳,你有没有想过,她为了供你读书,过的是什么样的生活?"
陈慧听到这里,眼泪已经开始在眼眶里打转。
她万万没想到,这个只见过一面的女孩,竟然比她的亲弟弟更了解她的生活状况。
"我...我真的不知道。"陈阳的声音变得小了,"她总是说自己过得很好。"
"你什么时候真正关心过她?"李欣的语气带着一丝责备,"每次视频通话,你只会说自己的事情,学习怎么样,生活怎么样,从来不问她累不累,过得好不好。"
"我...我不知道该怎么关心。"陈阳辩解道。
"那你知道她为什么到现在还没结婚吗?"李欣问出了一个尖锐的问题。
"不知道,可能是没遇到合适的吧。"陈阳老实地回答。
"因为她把所有的钱都给你了,自己根本没有条件谈恋爱结婚。"李欣的话如同一记重锤,"她今年都29岁了,最好的青春年华都用来照顾你了。"
听到这里,陈慧再也控制不住眼泪,无声地哭了起来。她感动的不是李欣说出了她的不容易,而是终于有人真正理解她了,理解她这些年的付出和牺牲。
"你知道吗?每次看你花钱那么随意,我都替你姐姐心疼。"李欣继续说,"她省吃俭用供你读书,你却把她的钱当成理所当然的。"
"我没有...我只是觉得她愿意帮助我。"陈阳的声音变得更小了。
"愿意帮助和理所当然是两回事。"
李欣说,"她是你姐姐,不是你的提款机。她也是一个人,也有自己的需要,也需要被关心、被理解。"
陈慧紧紧捂住嘴巴,怕自己的哭声被听到。这是她这些年来第一次听到有人为她说话,为她打抱不平。
"那我应该怎么办?"陈阳问道,声音中带着愧疚。
"首先,你要学会感恩。"李欣说,"其次,你要开始为自己的生活负责,不能总是依赖她。"
"可是我现在还在读书..."陈阳试图辩解。
"读书不是你心安理得花她钱的理由。"
李欣坚定地打断他,"你可以申请奖学金,可以做兼职,可以想办法减轻她的负担。"
"你说得对。"陈阳沉默了一会儿说,"我确实做得不够好。"
"最重要的是,你要让她知道,她的付出是值得的,是被感激的。"李欣的语气变得温和一些,"而不是让她觉得,她的付出是理所应当的。"
"我明白了。"陈阳的声音很轻。
"你姐姐这么好的人,应该有自己的幸福。"李欣最后说,"而不是把一生都献给别人。"
听到这里,陈慧再也听不下去了。她轻轻关掉了电脑,然后坐在椅子上痛痛快快地哭了一场。
这是她这些年来第一次这样哭,不是因为委屈,不是因为辛苦,而是因为感动。终于有人理解她了,终于有人为她说话了。
第二天晚上,陈阳主动给姐姐打了视频电话,这在平时是很少见的。
"姐,我想和你好好聊聊。"陈阳的表情很认真,和平时轻松的样子截然不同。
"怎么了?遇到什么事了吗?"陈慧有些担心。
"姐,这些年来,谢谢你。"陈阳看着镜头,真诚地说,"我知道你为我付出了很多,但我从来没有好好感谢过你。"
陈慧愣了一下,眼泪又涌了出来。她没想到弟弟会主动说这些话。
"傻弟弟,我们是亲姐弟,不用说谢谢。"陈慧哽咽地说。
"不,必须说。"陈阳的语气很坚决,"我以前太自私了,只想着自己,从来没有真正关心过你的生活。"
"阳阳..."陈慧想说什么,但被弟弟打断了。
"姐,我决定申请奖学金,还要找份兼职工作。"陈阳说,"我不能再让你这样辛苦下去了。"
"你能这样想,姐姐就很欣慰了。"陈慧用纸巾擦着眼泪。
"还有,姐,你也要为自己考虑考虑。"陈阳认真地说,"你的年纪也不小了,应该找个好人嫁了,有自己的家庭和幸福。"
"姐姐不急,等你毕业了再说。"陈慧还是习惯性地把弟弟放在第一位。
"不行,你不能再等了。"陈阳摇头,"你已经为我牺牲了太多,不能再牺牲下去了。"
这番话让陈慧彻底破防了。她哭得很厉害,但这次是高兴的眼泪。
从那以后,陈阳真的变了。
他主动申请了国家奖学金和助学金,凭借优秀的成绩和表现,成功获得了8000元的奖学金。他还在导师的帮助下,找到了一份助教的工作,每个月能赚2000元。
"姐,这个月我有收入了,你不用给我那么多钱了。"陈阳在视频里兴奋地报告。
"真的吗?我的弟弟长大了!"陈慧为弟弟感到骄傲。
有了自己的收入,陈阳才真正体会到赚钱的不易。他开始精打细算,不再随意花钱。请同学吃饭时,他会选择便宜一点的地方;买东西时,他也会比较价格。
更重要的是,他开始真正关心姐姐的生活。
"姐,你今天吃什么了?"陈阳在视频里关心地问。
"就是简单吃了点。"陈慧还是习惯性地报喜不报忧。
"姐,你要好好吃饭,不要再省钱了。"陈阳心疼地说,"我现在有收入了,不需要你给那么多钱了。而且你也要为自己的身体考虑。"
"好,姐姐听你的。"陈慧笑着答应。
李欣也经常出现在视频里,和陈慧聊天。通过深入交流,她更加理解了陈慧这些年的不容易。
"姐,欣欣说想去看看你。"陈阳在视频里说。
"那太好了,我做好吃的等你们。"陈慧开心地说。
"姐,我想让欣欣认识真正的你。"陈阳说,"你是世界上最好的姐姐,她应该知道你有多了不起。"
寒假时,陈阳真的带着李欣回到了河东市。当李欣看到陈慧住的那间小出租屋时,她的眼泪都快出来了。
房间真的很小,除了必需品几乎没有任何装饰。最让李欣印象深刻的是,房间里有一个塑料盒子,里面整整齐齐地放着各种优惠券和打折券。
"姐,你还留着这些?"陈阳看到那个盒子,眼泪都快出来了。
"习惯了,买东西能省一点是一点。"陈慧有些不好意思。
"姐,我和欣欣一起出钱,给你换个大一点的房子。"陈阳坚决地说。
"不用,这里挺好的,离学校近。"陈慧推辞。
"不行,你必须搬。"陈阳的态度很坚决,"而且这次我来做决定,你必须听我的。"
在李欣的支持下,他们一起给陈慧找了一套两居室的房子,还买了新的家具和电器。看着宽敞明亮的新家,陈慧感动得说不出话来。
"姐,以后我来照顾你。"陈阳抱着姐姐说。
"我们互相照顾。"陈慧笑着说。
一年后,陈阳顺利研究生毕业,凭借优秀的成绩和研究成果,被一家知名的科技公司录用,起薪1.2万元。
他的第一份工资,全部给了姐姐。
"姐,这些年你辛苦了。"陈阳说。
"看到你成才,姐姐就满足了。"陈慧看着弟弟,眼中满是骄傲。
在李欣的撮合下,陈慧也开始了新的恋情。
她遇到了一个很好的男人——同校的数学老师王老师。他比陈慧大两岁,性格温和,很理解陈慧的经历,也很敬佩她的品格。
"慧慧是个了不起的女人。"王老师对同事说,"能为弟弟付出这么多,说明她是个有责任心、有爱心的人。"
"姐,你终于要有自己的幸福了。"陈阳在订婚宴上说,"我和欣欣一定会好好照顾你们的。"
"我们都会很幸福的。"陈慧笑着说。
婚礼上,陈阳在致辞中说:"我要感谢我的姐姐陈慧,没有她就没有今天的我。她用自己的青春和爱心,成就了我的梦想。从今以后,轮到我来保护她了。"
台下的陈慧听得热泪盈眶。这么多年的付出,终于得到了最好的回报——不是金钱,而是理解和感恩。
现在回想起那个意外听到的对话,陈慧依然会泪目。但这次不是因为委屈,而是因为感动。那段对话不仅让弟弟成长了,也让她明白了自己的价值。
李欣的话让她意识到,自己的付出是有意义的,是值得被尊重的。而弟弟的改变,也让她看到了希望。
"那天如果没有听到你们的对话,可能我们姐弟之间永远不会有这样的理解。"陈慧对李欣说。
"这是命中注定的。"李欣笑着说,"好人应该有好报。"
如今,陈阳和李欣也结婚了,小两口住在省城,事业蒸蒸日上。陈慧和王老师在河东市过着平静幸福的生活,每个月都会去省城看看弟弟。
这个家庭的故事告诉我们:真正的爱不是单方面的付出,而是相互的理解和支持。有时候,一个局外人的点醒,能让最亲密的人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美好。
而陈慧也终于明白:爱别人很重要,但更重要的是要学会爱自己。只有自己幸福了,才能给别人更多的爱。
配资天眼-广东股票配资开户-石家庄股票配资网-云南配资公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