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莫斯科州奥金佐沃市,俄罗斯前交通部长罗坦·斯塔罗沃伊特被人发现死在了自己的私家车里。
初步调查说是自杀,头上中的枪,旁边放着他那把内务部发的奖励手枪。
这事儿发生的时间点很敏感,就在他被俄罗斯总统普京解除交通部长职务几个小时之后。
说到被解职这事,总统令来得突然,斯塔罗沃伊特的政治生涯算是当场画上了句号。
有件事值得琢磨:官方发布的免职文件里,没提那句法律上特常用的词儿——“因失去信任”。
懂点俄罗斯规矩的人知道,根据他们的《国家公务员法》第37条,这词儿可不是随便用的,一般是用在牵扯腐败或者出了大纰漏的情况。
官方没写这个,挺耐人寻味的,说明解职背后可能还有别的复杂原因,但至少官方没公开指控他个人失信。
更有执法部门内部的人透露,就在同一天下午,本来打算以贪污的罪名逮捕斯塔罗沃伊特的。
这个贪污指控,又直接牵连到了他之前当库尔斯克州州长时(2019年到2024年)主抓的一件大事——边境线上的防御工事项目。
这事儿,看来他绕不过去。
那项库尔斯克州修防线的工程,如今成了一个大麻烦。
斯塔罗沃伊特不是干着交通部长被调查的,他倒了霉,根子其实在他做州长时签下的那些防御工事单子。
他的继任者,叫阿列克谢·斯米尔诺夫,今年4月就被抓了,罪名倒是不新鲜——贪了10亿卢布(约合8400万人民币)的防御工程款。
你想想看,这个边境防御工程为啥重要?正是因为去年(2024年),乌克兰军队越境搞了场突击,官方说那是“自二战结束以来,外国军队冲进俄罗斯地盘最大规模的一次”。
虽说后来给打回去了,可这一打,也把工程里的窟窿给震出来了,钱哪去了?这事开始一查就停不下来。
整个项目从规划到开工,都是斯塔罗沃伊特当州长拍板定的,责任就在他头上,现在回头看,司法介入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了。
这事儿吧,透出点俄罗斯官僚系统运行的冷酷逻辑。
斯塔罗沃伊特以前混体制内,算是比较典型的技术官僚路子。
2019年当上库尔斯克州州长,到2024年5月还升了官,当上交通部长,看着挺顺的。
可没承想,地方上几年前搞的那个防线工程,现在曝出这么大资金漏洞,瞬间就把他那点政治资本给烧干了。
有意思的是,普京刚签字免了他的职,紧跟着就任命了安德烈·尼基京当代理交通部长。
这位尼基京也是熟人,以前也干过州长(诺夫哥罗德州),对交通系统不算陌生。
这套人事操作快得很,一点不拖泥带水,说明啥?说明在体制眼里,官员一旦捅了大篓子,尤其牵扯到核心利益,那对不起,忍耐空间有限得很,换人就得赶紧顶上。
现在俄乌那边还打着仗呢,这背景其实挺关键的,给整个事件加了码。
库尔斯克那个地方,就是双方真枪实弹怼着的战区前线。
那地方的防御工事顶不顶得住,直接关系到国土安全最核心的那根线。
你拨过去修工事的钱,要是被人中饱私囊了,后果不仅仅是浪费那么简单——这是在动军队战斗力的根基,更要命的是让老百姓怎么看政府?还能信你吗?回头再看斯塔罗沃伊特这个案子,虽然他个人暂时没证据直接拿钱(否则直接按贪污罪抓了,罪名就不是“挪用”那么简单了),但他是一把手,当初这个项目是他任上定下来、他批出去干的,现在出了问题,作为首要责任领导,这个历史责任他根本跑不掉。
处理这么个高官,其实也显示出俄罗斯在打仗这种非常时期,对腐败,尤其是防务这一块的腐败,管得有多严,几乎是“零容忍”。
不管你以前官做得多大,事发了照样难逃追责。
这固然维护了权威,但也把身在高位、卷入漩涡中人那种脆弱感暴露无遗。
稍有不慎,万劫不复。
说到底,斯塔罗沃伊特的悲剧,是被夹在了政治责任的铁闸和司法调查的巨轮中间,动弹不得。
他的自杀,等于主动掐断了所有可能的法律程序。
但事情就到此为止了吗?恐怕没有。
那个库尔斯克防务工程腐败的瓜,相关调查还在往下抠呢。
这件事像个活标本,暴露了俄罗斯这种官僚体系在国家安全这种“红线”问题上,态度是何等强硬,操作又是何等的不留情面。
哪怕是再技术派、看着再干净的官员,一旦底下负责的系统出现了可能导致国家基础被动摇的疏忽失察,代价也可能是极端的。
涉及到国防建设的事情,出了腐败问题,在权力核心看来,那绝不仅仅是违反了法律条文,简直就是挖国家的墙角,是在动摇生存的命根子。
斯塔罗沃伊特的结局,无情地成了这套运行法则最残酷的一个脚注。
配资天眼-广东股票配资开户-石家庄股票配资网-云南配资公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